2018-03-16
面積:約133.34公頃
地點:黃龍鄉
時間:2017年
規劃目標:應黃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改善小城鎮環境,聯動推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轉型,讓小城鎮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力爭用 2 年左右時間,使嵊泗縣黃龍鄉 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質量 全面改善, 服務功能 持續增強, 管理水平 顯著提高, 鄉鎮面貌 大為改觀, 鄉風民風 更加文明, 社會公認度 不斷提升,使之成為百姓向往的更宜居、更美麗的幸福家園。
創新與特色:
1、將特色文化融入其中
規劃深入挖掘黃龍特色,提煉美麗的濱海畫面、潮水磅礴、沙灘特色、山海交融等特色文化元素,且通過相關案例解讀、上位規劃銜接,對接黃龍鄉產業轉型的總體要求,依托黃龍鄉的海島地理區位、完整的村落風貌、優良的內港灣、沙灘、漁俗文化等核心資源,通過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及產業引導,實現一個人民安居樂業,主、客祥和共生的特色宜居示范鄉鎮,將黃龍鄉打造成一個結合漁村休閑、文化體驗、生態游憩、濱海度假、海上運動于一體的中國東海漁業經典示范鄉鎮漁文化保護與傳承示范區海島生活生產體驗基地海島魅力之旅游目的地。
2、形象定位與LOGO設計
形象定位:石起東海濱, 鄉約漁俗情
石起東海濱:黃龍的建筑房屋結構大多為石頭房,古石屋歷百年滄桑,但舊貌依然。與山、樹、溪、水融合,自然生息之氣迸發,別有一番特色和風味。這些疏密相間的石墻、石屋、石路、高低錯落,色彩協調一致,構成了富有節奏感的石頭城鎮,有依山而建的石屋民居,像極了海上布達拉宮,構成了黃龍獨特的海島石村風情。
鄉約漁俗情:黃龍港灣條件好,水深浪靜港域腹地寬廣,一直以來都是出海船舶良好避風港,也是漁民的棲息之所。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的污染,城市的擁堵,我們也變得煩躁難耐,于是人們開始尋求心靈的棲息港灣。來這里,讓大海和古樸的漁村治愈你,慢下來體味生活,找到家的歸屬感。
LOGO設計:規劃從黃龍的古老傳說中吸取靈感,設計出三個LOGO方案,最終討論定下以黃龍、東海、石屋為元素的LOGO方案。